首页 > 新闻中心

央行“择机”背后的秘密:经济转型的货币策略

来源:pg电子麻将胡了2作者:pg电子试玩平台免费发布时间:2025-08-10 03:12:52

  最近社交网络上满屏都在讲消费贷,但是对这个问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才能有全面的认知。

  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,大家的理解就是央行要打开货币水龙头放水,要“降准降息”。

  这个理解好像也没错,从去年12月开始,国家层面就多次提出要“择机降准降息”。

  2024-12-12 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: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】

  2024-12-31 【中央财办韩文秀:要适时降准、降息 用好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 保持流动性充裕】

  2025-01-03【央行:下阶段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 择机降准降息】

  2025-01-08【上证报头版:“择机降准降息” 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有望升级】

  2025-03-13【央行: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 择机降准降息】

  2025-03-21【央行: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 择机降准降息】

  2025-03-27【央行副行长宣昌能: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】

  全周通过逆回购回笼资金高达2600亿,如果我们继续深挖竟然发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——

 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依然持续在开展逆回购操作,连续四周央行回笼资金超过1万亿。

  比如12月央行大致在市场上买入了超过2000亿的国债。,相当于央行给债券市场释放了2000亿流动性。

  大量资金留在金融系统空转导致一个结果——资金蜂拥去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债券。

  到去年12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倒1.6%,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2%。

  然后就有资金想尽一切办法出境去买美国国债,或者外贸出口结汇干脆就留在境外。

  人民币汇率控不住不仅会给我们金融系统造成巨大的风险,同时也会对我们外贸进出口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。

  首先就是央行要想办法将金融系统空转的资金回笼,免得它们无处可去跑到债券市场兴风作浪——

  以上就是中央定调货币政策要“适度宽松”,央行却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去收紧银根的根本原因。

  现在大家能理解,央行为什么连续四个月都在“择机”而不实施降准降息的原因了。

  只要美联储那边不降息,中美利率差距不缩小,央行是不大会降准降息的,否则人民币汇率压力就太大了。

  如果因为美联储的问题造成我们央行一直无法“择机降准降息”,那么是否说明我们这个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呢?

  其1,就是央行打开货币水龙头,拼命给商业银行灌水,让商业银行把这些水注入到市场。

  其2,如果商业银行本来流动性就足够,那么即便央行不打开水龙头,也能给市场注入充分的流动性。

  截止到2024年年底,居民存款突破140万亿(今年又增加了几万亿),加上企业存款与政府存款——

  但是现在因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,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都比较谨慎,所以银行放款也比较谨慎。

  从去年10月开始,财政部就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动作,这个不同寻常的动作就是发行特别国债,给银行注入资本金。

  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,连续两次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给银行注入整整1万亿的资本金。

  3月30日,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定增预案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,总金额高达5000亿。

  放宽贷款标准意味着贷款不良率要上升,要核销这些不良贷款银行就要拿出自己的钱出来——

  也就是拿出自有资本金来买单,现在国家给了银行1.5万亿大概率就是为这个买单的。

  所以,当财政部给银行注入1.5万亿的资本金之后,商业银行马上就行动起来。

  由于利率较低,所以银行大规模做消费贷很可能是亏本生意,这个亏损部分谁来买单?

  截止到2023年年底,建行给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余额是5.4万亿,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,建行给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余额是5.87万亿。

  也就是说,过去建行每年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贷款大致是8000亿左右,三年大致就是2.4万亿。

  现在建行承诺的3年为民营经济提供不少于8万亿,贷款规模整整差不多3.5倍!

  建行工行都站出来了,其余的农行、交行、中国银行等银行大概率也会跟进提速。

  这一次央行的水龙头还在等待“择机”,但是国家用财政为不良贷款兜底的模式,先让银行系统行动起来。

  去年我国GDP是134万亿,如果未来3年商业银行能给市场新增60万亿的贷款,每年就是新增20万亿左右。

  当然,银行放水还是以贷款的模式,主要渠道对个人是消费贷,对企业是经营贷。

  现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,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该学习老美给全民发钱,但是全民发钱还是存在很多问题。

  其次,就算是不顾一切全民发钱,14亿人每人发1000,这就是1.4万亿。

  这1.4万亿最后转化为消费的可能也就是几千亿而已,几千亿的消费对于中国经济130万亿的总盘子是杯水车薪。

  如果花1元钱最后只能达到几毛钱的效果,这样的政策是没办法进入决策者的视野的。

  相当于给负债较高的人增加额度+展期,对于维护社会稳定,防止社会性情绪恐慌扩散都是有好处的。

  2024年,我们居民部门+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即便扣除财政扩张的额度,同比2023年也有近3万亿的缺口。

  这3万亿的需求缺口就是导致经济陷入低物价循环的最终的原因,也是物价指数一直无法提振的根本原因。

  不但可以让我们完全解决低物价陷阱,而且能让我们大家可以顺利度过这个经济转型期。

  被学生问到了国发院后出路在哪,姚洋却回会这样问的人就不该来,大家怎么看?